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觉得奇怪:那种折磨人的忧郁情绪在会议开始前明明就在头脑中,不知何时突然就没了。
弗雷德当时还没意识到,他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运用了心理学上一个重要的新理论:当你假装拥有某种愉快的心情时,往往能帮你真正地获得这种感受。
几十年来,心理学家都普遍认为:除非人们改变自己的情绪,否则通常不会改变行为。
比如大人对泪汪汪的小孩说“笑一笑”
,结果孩子勉强张嘴笑了一下后,很快就会变得开心起来。
这其实和人们早上起来对着镜子笑的道理差不多。
当人们对着镜子做出笑的样子时,即便是装模作样,也有助于开发人们笑的潜能,并导致真正的笑。
另外,做出笑的样子,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幽默的感受能力,从而使那些原先根本就不会使你发笑的东西现在使你忍俊不禁。
维尔尼·孔蒂是《快乐者生存》的作者,同时也是美国著名“开怀一笑”
幽默工程的发起人。
她在介绍自己的对镜自笑法时,这样说:“每天早晨,我会站在一面大镜子前,看着自己在镜子里一丝不挂的样子,并不由自主地开始发笑。
年龄越大,就越容易嘲笑自己。
看着镜子里已经松弛了的皮肤,想象过去自己的样子,嘿,没有必要为了青春的消逝而悲天悯人,没有必要哀叹自己再也不会有过去的美貌和姣好的身材。
要知道,岁月的流逝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过去了的再也不会回来,你哀叹得多厉害,也不会重新让你再回味一下过往的辉煌,那么为什么不放开一些,看看时光在你的身体和精神上所留下的动人的痕迹?这才是可以永恒的。
来吧,朋友们,特别是那些一直都吝啬自己笑容的人,我敢打赌,如果你们现在向最近的一面镜子走过去,脱掉衣服,然后开始学着70年代的老调子唱《感情》这首歌,你们一定会开始大笑不停的。”
不管是弗雷德的故事,还是孔蒂的经验,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装出来的行为也能改变情绪,而改观了的情绪又会真正地优化行为。
心理学家艾克曼的一个实验表明,当一个人总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或者拥有某种情绪时,那么这种情绪十之八九会真的到来。
比如,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受到角色的影响,脉搏开始变强,体温也开始升高。
这个实验不仅进一步证明了情绪与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摆脱负面情绪的途径,那就是“心临其境”
。
比如,当你烦闷的时候,可以通过看手机里以前游玩时拍的照片,让自己的心再次感受一下当时的情境。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在看完手机后,感觉心情爽朗许多。
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说过和这一理论相似的话:“当你假装对工作感兴趣时,这种态度往往就会让你的兴趣变成真的。
这种态度可以减少疲劳和忧虑。”
英国小说家艾略特曾这样写:“行为可以改变人生,正如人生应该决定行为一样。”
所以,当你的情绪陷入低谷的时候,多通过有意识的动作来改变心情,并利用改观了的心情来改变行为。
此时,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将会真正由自己做主。
看小说,来小燕文学,关闭阅读模式,体验高速阅读!
一个含冤而亡的年轻人,进入一个进化时空,生存促使他不断在一个个复杂的场景中进化,三国水浒西游圆桌骑士场景中的任务复杂多样,危险重重,他成功的成为了一个猎人,一个进入场景四处获得进化能力的猎人,可是他最终发现成为猎人的他不过是另一种猎物,他要怎么办?...
...
...
别人穿越好歹是个人,为什么我就是只跳蚤,还让我这只一毫米的跳蚤去征服一个金龙,火凤,冰麒麟纵横的世界,是神疯了还是世界疯了?...
兵王重生,不一样的废物人生,老婆貌美如花,女儿可爱动人,奈何家徒四壁...
平凡普通的少年尝试改变自己,并得到无数意外收获的故事。如果说人生的努力需要什么意义的话,那些让人憧憬向往往的女神们也许就是最好回答。但无论是美女还是财富,或是其他什么想要的东西,都要自己一样一样去努力获得。而这样的过程,我们往往称之为充实的人生。(随着故事慢慢发展,简介也会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