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杜中宵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进士,然后去做官。
听范镇如此问,哭笑不得。
想了一想,杜中宵拱手正色道:“回知县相公,学生读书,自然是要参加科举,为朝廷效力。
只是自小生活在乡间,欠缺名师教导,不得其门而入,是以的文粗糙了些。”
范镇笑道:“你不是文粗糙,而是与朝廷所考格式不合。
自圣上亲政,近几次科举策和论比以前看得重了许多,但第一场依然是赋。
科举逐场定去留,赋得不好,那便登第无望了。”
杜中宵连连称是,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
此时科举与后世的考试是不同的,诗、赋、论、策,以及帖经、墨义,不是几场统起来看成绩,而是从赋开始,一道一道向下刷人。
如果赋得不好,其他几项哪怕是满分,多半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考官看过赋后便就刷下去了。
考生的赋得好,科举便就十之八九有谱了。
至于最后的帖经墨义,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用,只要不是特别离谱,错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会计入成绩里。
当今皇帝亲政之后,提升了策和论这种政论文的权重,也只是在看过赋之后,再看策论,然后再定去留,最重要的依然是赋。
科举考试的方式,决定了第一场考试的极端重要性。
范镇见杜中宵态度谦恭,暗自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道:“我这里有一本《赋格》,在京城里不算得什么,下面州县却难以买到。
你拿回去仔细研习,以后科举,当有助益。”
杜中宵喜出望外,急忙接了过来,连连道谢。
这就是这个年代的考试辅导书,专门针对科举的赋,从句式、用韵等诸多方面,结合范文,进行详细讲解。
大宋立国不过六十余年,太宗年间真正把科举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的时间更短,科举考的内容又改来改去,一切都不定型。
读书人准备科举,实际上无章可循,就是多读书,看各人悟性。
针对科考内容的专门辅导书少之又少,很多举子上了考场甚至不知道考什么。
此时京城的省试,每次都有近万考生,录取的进士四五百人,诸科要多一些,总体也不过一成的录取率。
单看进士科,比率就更加低。
十人二十人中取一人,看起来考中的机会很渺茫,其实不然。
这近万赶考的举子当中,大多数都如杜循一般,是去凑数的。
那些对考试心中有数,准备充足的,实际成功的机会非常高。
这就是发解是按着州军分配名额,但真正考中进士的,主要分布在开封府、河南府和应天府以及福建路、江西路等一些州府的原因。
考中的进士越多,积累的经验越丰富,后来的人学习有的放矢,地方优势便就越来越大。
而一些很少出进士的地方,登第的举子就真的是天选之才。
《赋格》、《诗格》这类科举参考书,从唐朝便就开始有人整理,但流传不广。
也只有开封府那种首善之地,可以方便买到,地方州县根本难得一见。
有了这些参考书,只要下死功夫,多读多背,做一篇四平八稳的文章出来并不是难事。
科举第一忌,是不要出韵,不要用禁字,不要有错字,诸如此类,称为杂犯。
只要卷子干净,一点错误没有,内容合乎要求便就可以从本州发解。
作者南無的经典小说丈夫的复仇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场事故,让我经营多年的饭店倒闭,老婆出轨,兄弟疏远,父母榨取我身上仅有的一点价值。我把女儿当成唯一希望,直到某天起,我发现女儿也不是我的。大风如鼓,夜色悲凉。天下之大,我该何去何从?...
前世她怀胎足月,被枕边人生生剜骨,只为救他白月光,到死才知深情一片皆错付。重活一世,她发誓不再重蹈覆辙,斗庶妹,踹渣男,努力扭转所有乾坤,可身边这位侯爷怎么回事,侯爷,脸是个好东西,麻烦你要一下!...
神医华尘奉师命进入医院保护冰山美女未婚妻,左手治病,右手护花,引得千娇百媚的各种美女纷纷来袭,最终踩着一个个强敌登陆上上巅峰强者之路。这就是属于华尘的传说,一个没人能超越的传说!...
他调查案件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上到多年的疑难杂案,下到寻找猫狗,似乎没有他破不了的案子。不过他给人的印象最多的还是,喜欢随身带着一把生糯米。...
自从绑定了一位剑修做宿主,系统001表示,自己从此以后过上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小白脸的幸福生活。系统001QAQ,宿主你别又把主角反派给杀了。宁大佬无辜摊手谁让他自己跑来找死的。本文无cp,作者彻底放飞自我之作。...
未婚夫和妹妹被捉奸在床,她一怒之下,在民政局门口和一个残疾大叔领了证。不曾想,这个说好了不能人道的老公,婚后却把她一次次压榨得身心俱疲。...